Powered by RND
PodcastsOcio多一种生活
Escucha 多一种生活 en la aplicación
Escucha 多一种生活 en la aplicación
(6 012)(250 108)
Favoritos
Despertador
Sleep timer

多一种生活

Podcast 多一种生活
三联中读
“多一种生活”是由三联中读出品的一档播客节目,也是三联“生活·读书·新知”旗下的“生活小分队”。 在快速变化的时代,我们仍希望拥有好好生活的耐心,和体验生活的勇气。当你把目光转向生活,你会发现,生活也在观察着你。 这档节目将面向那些好奇生活并且努力生活的人们,邀请来自人文、消费、艺术等领域的嘉宾,分享买房、装修、饮...

Episodios disponibles

5 de 19
  • 加速时代的亲密关系,左滑“搭子”,右滑“人机恋”?丨发明生活Vol.2
    【主播】李伟: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【圆桌嘉宾】董晨宇: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茅明睿: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,北京社区研究中心主任,北京城市实验室联合创始人王小伟: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,《日常的深处》作者随易:跳海酒馆联合创始人欢迎来到第二届“三联人文城市季”的播客系列节目的第二期,本场圆桌的主题是“超越经验,被互联网塑造的Z世代”,节目首先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,互联网人类观察爱好者董晨宇老师的演讲开启,他聊了聊那些“加速时代的爱与哀愁”。我们当下身处在一个什么都变得非常快的时代,“从前慢”成了一种怀念,加速时代的技术和亲密的关系是本期播客讨论的核心:茅明睿老师点出“现在年轻人需要的是一个有浓度的空间”;在王小伟老师看来,如今“人和人之间诗意的距离感在互联网时代被完全打破了”;对于随易来说,跳海的用户都是一些像水一样的年轻人,想要的东西不确定,那就“不如跳下去和他们一起游”;董晨宇老师发明的新词“快闪型的共同体”,从中可以看出,年轻人是液态的,而“我们这一代人挺固态”,这或许是两代人的区别。网络让我们更空虚还是更快乐了?技术是中立的吗?我们如何去理解当下的社交关系?在本期节目中,你或许会收获一次脑力的激荡。*本系列节目由三联人文城市出品,为第二届“三联人文城市季”马拉松圆桌线下实录后期剪辑制作而成。【时间轴】00:02:53 董晨宇:聊聊“加速时代的爱与哀愁”00:12:10 搭子,就是“剥洋葱剥到第二层,露出爱好,点到为止”00:17:38 “人机恋”是否可以被接受成为一种新的亲密关系?00:27:27 亲密关系和钱之间,有冲突吗?00:32:16 在每个城市中,年轻人都需要有一个“居场所”00:37:00 现在年轻人需要的线下空间要有“浓度”00:48:59 互联网让我们更快乐还是更空虚了?00:54:09 2016年后,算法开始主导人应该看什么00:55:20 网络让我们从“天涯若比邻”变成“比邻若天涯”了吗?00:58:39 技术在背锅,中立的,还是在推动分裂上不断踩油门?01:03:41 线上和线下的社会空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?【相关内容】喜欢老社区、旧街坊,是当代青年的“叶公好龙”?互联网究竟让我们“天涯若比邻”,还是“比邻若天涯”?外卖温暖你我,谁来温暖外卖员?城市里的“免费生活”,有多少种可能性?别以为去公园待20分钟,就能被治愈三联人文城市是三联生活传媒旗下的城市整合传播品牌。以一年一度的三联人文城市奖、人文城市季、人文风土季为主线,创立了“小城之春”“你好陌生人”“光谱计划”等IP。在中国城市从空间转向人文的节点上,通过展览、论坛、演出、工作坊、报道、出版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,关注城市生活,激发公众参与,重塑城市人文价值。编辑/天健剪辑/张译丹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【我们还有这些播客】Talk三联丨苗师傅·天真与经验 | 中场时间 | 我有一个朋友·董晨宇 | 现场现场丨岁时茶山记 | 项飙·你好陌生人 | 孩子,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| “三联·大案追踪”有声剧 | 何为大学
    --------  
    1:14:23
  • 社区能治愈现代城市人的孤独和分裂吗?丨“发明生活”Vol.1
    【主播】贾冬婷:三联人文城市及三联中读执行总编辑【圆桌嘉宾】何志森:Mapping工作坊创始人,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褚云:麓客社创中心执行理事长,CCC成都社群大会联合发起人池晓:钥匙玩校创办人、好奇学习社区创办人岳阳:“意外重庆”联合发起人,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教师欢迎来到第二届“三联人文城市季”的播客系列节目,我们将在节目中围绕“发明生活”为主题,展开5场马拉松圆桌的讨论,每期节目由演讲嘉宾的单人演讲和圆桌多人讨论两部分组成。本期节目是系列的第1 期,圆桌的主题是“游牧时代,为什么还需要社区”,演讲嘉宾何志森在开场就抛出了有关社区的8个问题,而参与圆桌的几位嘉宾也可以说都算从事社区相关工作,但却有着不同的实践方向:何志森通过mapping工作坊观察与营造社区;褚云被视为社群地产的实践者;池晓通过社区参与推动创新教育实践;岳阳则通过行走和观察城市中的非正规空间,挖掘民间自发的艺术与营造。我们可以通过社区变成更好的人吗?社区究竟给了我们什么?讨论社区或许还会让我们意识到“看见”的重要性,如何志森所说,“要关注你身边的人,从你身边的人开始关心你的邻居,关心你小区楼下的保洁阿姨、环卫工人、保安,关注你身边那一些内向的人,那些不爱发表声音的人”。*本系列节目由三联人文城市出品,为第二届“三联人文城市季”马拉松圆桌线下实录后期剪辑制作而成。【时间轴】00:02:50 我们为什么要发明生活?00:04:41 何志森:提出有关社区的八个问题——你觉得客家土楼是社区吗?00:16:47 年轻人的孤独成了一种日常,社会是孤独、分裂和孤立的解药吗?00:23:26 社区就像养植物一样,需要漫长的建构过程00:27:30 褚云:我们如何理解社区和社群的差异?00:35:25 池晓:过去的学校已经形成了社区,但它的连接方式过于单一00:39:13 岳阳:重庆最有意思的社区“不同群体融入的皇城街街道”00:44:31 游牧时代看起来更自由了,为什么还需要社区?00:51:33 “今天我们还有没有能够寄托自己的社区存在”?00:57:25 迈向社区第一步:聊聊我们为什么需要社区?01:01:57 首先“我们要重新把自己的眼睛用起来,关心你身边的人”01:11:09 群智涌现永远是来自“失控”的01:17:31 拥抱不确定性,在试错中看见可能性【相关内容】喜欢老社区、旧街坊,是当代青年的“叶公好龙”?互联网究竟让我们“天涯若比邻”,还是“比邻若天涯”?外卖温暖你我,谁来温暖外卖员?城市里的“免费生活”,有多少种可能性?别以为去公园待20分钟,就能被治愈三联人文城市是三联生活传媒旗下的城市整合传播品牌。以一年一度的三联人文城市奖、人文城市季、人文风土季为主线,创立了“小城之春”“你好陌生人”“光谱计划”等IP。在中国城市从空间转向人文的节点上,通过展览、论坛、演出、工作坊、报道、出版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,关注城市生活,激发公众参与,重塑城市人文价值。编辑/天健剪辑/张译丹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【我们还有这些播客】Talk三联丨苗师傅·天真与经验 | 中场时间 | 我有一个朋友·董晨宇 | 现场现场丨岁时茶山记 | 项飙·你好陌生人 | 孩子,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| “三联·大案追踪”有声剧 | 何为大学
    --------  
    1:22:11
  • EP16 对话“心理学夫妻档”:《再见爱人4》中被热议的“NPD”到底是啥?
    这段期间,综艺《再见爱人》第四季成为了网络上最火爆的节目,节目播出后,我们看到其中的真人秀嘉宾们在被全方位无死角的检视、讨论,出现不同的标签和流行语汇,“爹味”“麦学”“熏鸡事变”……在这之中,处在舆论漩涡的麦麦还引发了一个心理学专业术语“NPD”的流行。什么是NPD?为什么“自恋型人格障碍”能够让大众如此热衷讨论?让很多人都说“看到了自己和身边的人就是NPD”……本期节目,我们邀请到了返场嘉宾心理学家叶壮老师(和心理学家聊《头脑特工队》:有的情绪,体验很糟糕,“功效”却很好 EP9),上次节目中,叶老师透露了他的夫人苏静老师也是一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这次他们就作为“夫妻档”在节目中合体,从亲密关系等方面全方位给我们解读NPD和BPD(边缘型人格障碍),当然,还有很多当下年轻人最关心的“心理病”的话题。用叶壮老师的话说,“世间心理问题千千万万,但是好的生活的样貌也是多种多样”,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关爱自己,向往美好生活哪。【主播】五月,三联中读内容编辑【嘉宾】叶壮,北京交通大学的特聘讲师,《少年新知》专栏作家,专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,《把心理学作为方法》、《智慧父母“慢教养”手册》主讲人苏静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【时间轴】00:02:21 从《再见爱人》节目聊起,“代入感太强,觉得自己好像也有点问题”00:06:18 网络都在说的“NPD”到底是啥?听听心理学家怎么说00:09:13 别把“自恋”都当病!其实每个人都是自恋的00:17:21 从NPD到BPD,两种人格障碍你分的清吗?00:22:43 如何逃离被NPD吸血的“宿命”?00:28:31 从“熏鸡事件”的语言表达谈谈,为什么很难反驳麦麦?00:30:41 注意!“血包”本包某种程度也可能是残破的00:35:39 毒性关系的炼成:NPD和BPD并不在乎对方难不难受00:43:39 为什么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表现得像“没长大的熊孩子”?00:50:24 麦麦到底想要什么?想被真的看见才是“暗语”01:00:56 上完一堂心理课,大家都觉得“自己有病了”01:06:48 如果陷入无法切割的关系,我要怎么办?01:12:06 想要在关系中自我觉察,要注意以下几步!01:21:40 敲黑板!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的诊断和界定是专业且复杂的【歌单】Ladylike Lily - Pearl and PotatoesBen Kyle - Don't Settle【延伸推荐】课程丨把心理学作为方法课程丨智慧父母“慢教养”手册节目中提到的相关内容:PUA,全称Pick-up Artist,意为“搭讪艺术家”,俗称“恋爱大师”,原指一方为了发展恋情,系统性地学习如何提升情商和互动技巧以吸引对方,直至发生亲密接触。 目前多指PUA施害者运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心理战术,如赞美、同情、威胁、孤立等手段逐步瓦解受害者的自我认知和独立思考能力。这种操控过程往往是循序渐进且不易察觉的,使得受害者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被动局面,难以自我觉察并及时挣脱。自恋型人格障碍(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,NPD),呈现出夸大自我价值感的特征。他们不能理解别人的细微感情,缺乏将心比心的共感性,因此人际关系常出现问题。这种人常有特权感,期望自己能够得到特殊的待遇,其友谊多是从利益出发的。边缘型人格障碍(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,BPD),是一种以情绪、人际关系、自我形象以及行为的不稳定为特征的心理疾病。其症状多样,包括严重的抑郁、焦虑、精神病性特征、偏执观念或躯体关注等。此病通过遗传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人,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儿童期虐待或早期处于不良环境,但这不是一种传染疾病。强迫型人格障碍(不同于强迫症)是一种精神健康疾病,普遍特点是被有序、完美主义和控制所占据,最终干扰任务的完成。大量研究认为强迫症与强迫型人格障碍间存在着某种特定联系,有数据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强迫症患者存在强迫型人格障碍。——————丨制作团队丨监制:俞力莎制作人:天健本期编辑:天健、周雨润(实习)音频剪辑:译丹【我们还有这些播客】Talk三联丨苗师傅·天真与经验 | 中场时间 | 我有一个朋友·董晨宇 | 现场现场丨岁时茶山记 | 项飙·你好陌生人 | 孩子,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| “三联·大案追踪”有声剧 | 何为大学
    --------  
    1:26:15
  • EP15 被忽视的女性之痛:北大医院教授的痛经、子宫内膜异位症、PMS全攻略
    “通则不痛”,痛经千万别忍着。【本期嘉宾】金鸿雁,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南西,“万象更新”主播,从事国际慢性病管理,英国医疗科技平台创始人本期节目是与女性健康播客“万象更新”的串台,我们来聊一个困扰许多女性,却一直没有得到足够关注的病症——痛经。不同研究显示,原发性痛经在青春期女性中的发生率可达 50%~90% 不等,她们在月经期间腹痛难忍,甚至伴随头疼、情绪波动、乳房胀痛。继发性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全球发病人群超过2亿,影响到全球大约10%的女性,但诊断通常会有延迟,从出现最初症状到确诊需要7 到10 年的时间。这些年,随着英国女性健康十年计划,以及法国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战略的推广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这项病痛,甚至有企业为此设立假期,但由于医疗资金的投入有限,以及人们对于性与病的耻感,人们对它的关注与解决方案的普及还远远不够。这次,我们邀请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金鸿雁教授,和多年从事医疗管理的南西,一起聊了许多干货:痛经是怎么发生的?缓解痛经可以吃止疼药吗?生了孩子真的就不疼了吗?如何察觉你是否有器质性病变?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?除此之外,还有对于医疗与性别偏见的思考:在医学史的发展过程中,对于女性疾病的研究投入为何长期匮乏?还有哪些被忽视的女性疾病?希望这期节目可以帮助到你。如果你是一位男性,也欢迎你来了解,并把它推荐给你身边需要的人。【时间轴】02:12 痛经,是真的很痛!04:08 如果你来月经时头疼、乳房胀痛、情绪波动大,那你可能有经前综合征10:43 为什么小女孩容易痛经?生了孩子就不痛了吗?15:15 原发性痛经的解决方案18:11 “是药三分毒”?止疼药该怎么吃?21:42 “通则不痛”,痛经千万别忍着25:50 发病率10%的子宫内膜异位症,该如何自我察觉?34:24 筛查与确诊:你是内异症的高危人群吗?38:06 疼痛与偏见:对于女性疾病的研究投入为何长期匮乏?48:15 这些前沿科技,让痛经不再绝望我们还有这些健康类播客节目:我们对急救有多少误解?​我们对阿尔兹海默病有多少误解?睡眠科医生教你睡觉,但睡不着你也别太着急丨制作团队丨监制:俞力莎制作人:天健本期编辑:王卉音频剪辑:译丹【我们还有这些播客】Talk三联丨苗师傅·天真与经验 | 中场时间 | 我有一个朋友·董晨宇 | 现场现场丨岁时茶山记 | 项飙·你好陌生人 | 孩子,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| “三联·大案追踪”有声剧 | 何为大学
    --------  
    58:49
  • EP14 当我们谈论死亡:我在家中为母亲完成了安宁疗护
    每年10月的第二个周六是“世界安宁疗护日”(10月12号),今年的“世界安宁疗护日”和重阳节连在了一起,“安宁”“临终关怀”“老人”,这些关键词都在导向我们对于老龄社会和生命的关怀。这些年,有关安宁疗护的讨论也多了起来,如果末期患者想要在家告别人生,这是可行的吗?本期节目的嘉宾Luna提供了一个样本,她的母亲在58岁时查出晚期胃癌,治疗了26个月后用尽了所有方案,母亲主动提出放弃抗癌,先后入住了两家医院的安宁疗护病房,最后选择在家里迎接死亡,在安宁医生的远程帮助下,Luna和父亲在家中尽力完成了症状控制、舒适照护和心理支持,陪伴了母亲安详离世。Luna曾在去年接受了《三联生活周刊》的采访,形成了一篇自述报道《母亲癌症晚期后,我在家中为她完成安宁疗护》,我因为制作《从照护到安宁疗护》精品课程,联系到了她,发现我们俩人竟然是6年前的驴友,这期节目里,我们一起坐下,认真聊了聊死亡、安宁疗护和生命的体验。【主播】五月,三联中读内容编辑,音频课程《从照护到安宁疗护》制作人【嘉宾】Luna,自媒体博主,公众号“Luna小姐姐呀”00:04:15 在安宁疗护病房,感受到最多的是平静00:08:51 如果列一个遗愿清单,你会写什么?00:15:12 “遇到重大的死亡创伤,表达或许是有用的”00:16:56 安宁疗护的病房其实并不贵,“报销完就在1000以内”00:19:33 人这辈子最好就是活的老、死得快00:22:06 安宁疗护的“四道人生”:道谢、道别、道爱、道歉。00:23:46 什么样的情况可以为亲人选择居家安宁疗护?00:28:50 安宁疗护,认知死亡是需要能量的事情00:34:51 临终关怀时聊死亡:每个人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00:38:40 悲伤恢复:我们如何在家人的离世中学会成长?00:54:11 我们无法控制治疗的未来,安宁科大夫说“不要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”相关延伸:课程丨从照护到安宁疗护文章丨母亲癌症晚期后,我在家中为她完成安宁疗护丨制作团队丨监制:俞力莎制作人:天健本期编辑:天健音频剪辑:译丹【我们还有这些播客】Talk三联丨苗师傅·天真与经验 | 中场时间 | 我有一个朋友·董晨宇 | 现场现场丨岁时茶山记 | 项飙·你好陌生人 | 孩子,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| “三联·大案追踪”有声剧 | 何为大学
    --------  
    57:02

Más podcasts de Ocio

Acerca de 多一种生活

“多一种生活”是由三联中读出品的一档播客节目,也是三联“生活·读书·新知”旗下的“生活小分队”。 在快速变化的时代,我们仍希望拥有好好生活的耐心,和体验生活的勇气。当你把目光转向生活,你会发现,生活也在观察着你。 这档节目将面向那些好奇生活并且努力生活的人们,邀请来自人文、消费、艺术等领域的嘉宾,分享买房、装修、饮食……那些与你我息息相关的「生活议题」,展现不被大众熟知的「生活样态」,探索被我们忽视的「生活好物」。 节目双周更新,期待一起做生活的忠实记录者和想象家。 如果你对社会文化生活有更多兴趣,欢迎下载「三联中读」app。
Sitio web del podcast

Escucha 多一种生活, Hobby Podcast - Videojuegos con Hobby Consolas y muchos más podcasts de todo el mundo con la aplicación de radio.es

Descarga la app gratuita: radio.es

  • Añadir radios y podcasts a favoritos
  • Transmisión por Wi-Fi y Bluetooth
  • Carplay & Android Auto compatible
  • Muchas otras funciones de la app

多一种生活: Podcasts del grupo

Aplicaciones
Redes sociales
v7.1.1 | © 2007-2024 radio.de GmbH
Generated: 12/20/2024 - 7:21:41 PM